
苣荬菜(菊科苦苣菜属植物)_百度百科
花果期1-9月。苣荬菜分布范围广,几乎分布在世界各地,在中国,宁夏、新疆、湖北、云南、贵州等省份均有分布。其生长在海拔300-2300米的山坡草地、林间草地、潮湿地或近水旁、村边或河边砾石滩。
苣荬菜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苣荬菜(学名: Sonchus arvensis )是菊科 苦苣菜属的植物。 分布在 全球 以及 中国大陆 的 贵州 、 湖北 、 广西 、 福建 、 宁夏 、 新疆 、 云南 、 陕西 、 湖南 、 四川 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2,3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林间草地、山坡草地、潮湿地和近水旁 ...
苣荬菜:苦从曲中来_百科TA说 - 百度百科
苣荬菜[qǔ mǎi cài]属菊科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芽是我国食药用历史悠久的一种野生蔬菜,野生植株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华中地区都有分布,遍及大半个中国,资源十分丰富。
苣荬菜 - 中药材 - 中医世家
中药材“苣荬菜”。别名:苦菜、败酱草[北方地区]、小蓟[黑龙江]、苦苣菜、取麻菜。性味:苦,汗。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湿。用于急性咽炎,急性细菌性痢疾,吐血,尿血,痔疮肿痛。用法用量:2~5钱。
苣荬菜 - 中医百科
2016年9月23日 · 苣荬菜的药方. ①治急性细菌性痢疾:苣荬菜一两,水煎服。 ②治急性咽炎:鲜苣荬菜一两(切碎),灯心草一钱。水煎服。 ③治内痔脱出发炎:苣荬菜二两。煎汤,熏洗患处,每天一至二次。(①方以下出《河北中药手册》)
苦芒菜 - 百度百科
苣荬菜是一种野菜,学名叫“苦苣”。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苦苣。 春天生长幼苗,有红茎、白茎两种,折断后有白汁流出……味苦,性寒,无毒……主治五脏邪气,厌食胃痛。
苣荬菜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 12:32。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 (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 ...
苣荬菜 - 搜狗百科
2024年9月28日 · 苣荬菜(拉丁学名:Sonchus wightianus DC.),又名败酱草、小蓟、苦苣菜等,为桔梗目菊科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苣荬菜全株有乳汁;茎直立;基生叶多数,与中下部茎叶全形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瘦果稍压扁,长椭圆形 ...
苣荬菜的功效与作用 - 知乎 - 知乎专栏
苣荬菜(学名: Sonchus arvensis L.)是菊科,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垂直直伸,茎直立,高可达150厘米,有细条纹,基生叶多数,叶片偏斜半椭圆形、椭圆形、卵形、偏斜卵形、偏斜三…
中药材:苣荬菜 - 知乎 - 知乎专栏
来源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的全草。夏秋采割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苦,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湿。用于急性咽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 ,吐血,尿血,痔疮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