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说唱俑,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汉代陶俑,因其具有极其生动传神的造型和超乎寻常的亲和力而被世人瞩目,而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于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为东汉明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是中国古代表演滑稽戏的俳优造型。它的特点是诙谐、幽默,多为一人说唱,以小鼓击节伴奏。击鼓说唱俑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出一位正在进行说唱表演的艺人形象,反映出东汉时期塑造艺术的高度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汉代击鼓说唱俑” 是迄今为止,表现汉代说唱艺术最形象的陶俑作品,其着装纯朴、表情艺术夸张,极具汉代民俗特色,这件陶俑塑造形象逼真,让我们能够体味汉代说唱艺术民俗特点。
2021年1月17日 · 四川地区的汉俑独具特色,内容较为丰富,在出土的许多俑雕像中,最著名的就是这件东汉击鼓说唱俑。 该件陶俑富含浓郁的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
2020年8月24日 · 此俑头上戴帻,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被称为“汉代第一俑”,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属国家一级文物。 东汉时期,雕塑艺术风格较西汉有较大变化,在追求总体造型古拙雄浑的同时,十分注意细部生动传神的刻画。
2018年3月23日 · 这件陶俑名叫击鼓说唱俑,它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个正在进行说唱表演的艺人形象,反映出东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它的发现也证明早在东汉时期,说唱艺术已经日臻成熟并广泛流传于民间。
2013年12月30日 · 在四川的东汉墓中先后出土多件类似形象的击鼓说唱俑,也说明了当时蜀地说唱表演颇为流行。
2023年5月28日 · 击鼓说唱俑代表中华文化最早的说唱形式,折射出曲艺和戏曲最初的形态。 舞台剧《盛世欢歌》表现形式多元,在“新古典主义”色彩中,让沉睡千年的击鼓说唱俑在当代舞台上苏醒,让馆藏文物在舞台“活起来”“潮起来”“传下去”。
2021年9月2日 · “击鼓说唱俑”是1957年由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天回镇发现的崖墓群中发掘而出的东汉时期的作品。 该俑高56厘米,尺寸不大,但内涵丰富,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