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因肝硬化死亡人数超百万,肝移植供需缺口却高达1:30。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医学界对干细胞疗法的集体期待与困惑——动物实验中疗效显著的间充质干细胞(MSC)疗法,在临床试验中的有效率却不足40%。空军军医大学与南开大学联合团队最新发表于《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的研究,揭开了这个黑箱谜题的关键钥匙:一种名为FSTL1的基质蛋白,正在重新定义干细胞治疗的疗效边界。
在免疫系统的复杂网络中,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 pDC)因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pDCs促进抗病毒免疫反应,并与以I型IFN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此外,pDCs也可以诱导耐受性免疫反应。因此,pDCs在抗病毒 ...
进一步研究发现,FSTL1 通过上调 CCR2 表达增强 Ly6C + 巨噬细胞向肝脏的募集。Fstl1 +/-小鼠中炎症细胞因子减少,巨噬细胞招募降低,体外实验表明 FSTL1 可促进单核细胞迁移并上调 CCR2 表达 。 FSTL1 通过抑制 ATP6V1G2 表达,以 CD14/TLR4/NF-κB 依赖的方式抑制 CCR2 溶酶体 ...
综合研究结果和讨论部分,该研究揭示了 MSCs 缓解 IPS 的重要机制,即 MSCs 通过 CCL2/CCR2 轴促进巨噬细胞向 M2 极化,进而诱导调节性 CCR2 + CD4 + T 细胞的形成,这为 IPS 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的治疗靶点。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